- 资善
zī shàn
1.书院名。宋 时皇太子就学之所。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 大中祥符 八年, 仁宗 封 寿春郡王 ,以 张士逊 、 崔遵度 为友,讲学之所为 资善堂 。此 资善 之名所由始也。自后元良就学所皆曰‘资善’。”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 谓 等因请师傅十日一赴 资善堂 ,宾客以下,隻日互陪侍讲,从之。” 2.明 代训导太子读书的官员。《明史·职官志二》:“东宫官属……又置 资德院 资德一人,资善二人。”
- 善药
shàn yào
良药。
- 善色
shàn sè
和悦谄媚的面容。
- 善应
shàn yìng
1.善于应对。 2.犹吉兆。
- 善导
shàn dǎo
善于诱导;好好引导。
- 善静
shàn jìng
善良;温和
- 善怀
shàn huái
多忧思。
- 片善
piàn shàn
微小的优点。
- 用善
yòng shàn
任用贤人。
- 真善
zhēn shàn
尽善,完美。
- 善钱
shàn qián
指质地好、重量足的钱币。 “恶钱”的对称。《新唐书·食货志四》:“ 显庆 五年,以恶钱多,官为市之,以一善钱售五恶钱。”
- 散善
sàn shàn
以散乱心所修之善业 。
- 采善
cǎi shàn
1.采录善行。 2.求取善名。
- 尽善
jìn shàn
十分完善。
- 善状
shàn zhuàng
1.好的事迹。 宋 苏洵 《史论上》:“所襃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 三变 释褐到官始踰月,善状安在,而遽荐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武定四叛》:“ 陈 抚 滇 十六年,实少善状。” 2.指行状。 唐 柳宗元 《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 孟氏 之孤曰 遵庆 ,奉其父命书九篇,为善状一篇。” 3.唐 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
- 失善
shī shàn
谓失掉好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寧僭,无滥。与其失善,寧其利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