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君
guò jūn
有过失之君。
- 死君
sǐ jūn
1.死去的国君。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未报 秦 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2.为国君效死。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将军报国期死君,我辈忍孤将军恩。”
- 长君
zhǎng jūn
称别人长兄
- 女君
nǚ jūn
1.姬妾称国君的正妻。 《仪礼·丧服》:“妾之事女君,与妇之事舅姑等。” 郑玄 注:“女君,君适妻也。” 2.妾对夫的正妻亦称“ 女君 ”。《释名·释亲属》:“妾谓夫之嫡妻曰女君。夫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平反》:“召鞠 魏 妾,搒掠一加,服不移晷。盖妒其女君,谓独陷以是罪,可必杀之也。”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拳拳事女君,缩缩足循墙。” 3.皇后。《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遂立为皇后”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曰:“后上表谢曰:‘……诚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处中馈之重任。’”
- 贩君
fàn jūn
叛卖君王或主子。
- 君臣
jūn chén
1.君主与臣下。 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 3.指主食和副食。
- 君相
jūn xiāng
1.国君的上傧。 2.国君与国相。
- 穷君
qióng jūn
谓受大国胁迫的小国君主。
- 君声
jūn shēng
指五音中的宫声。
- 真君
zhēn jūn
1.谓主宰。 《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宋 苏轼 《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 2.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 许君 。” 宋 徐铉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 3.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 太平真君 的省称。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 魏 本出於杂种,窃亦自号 真君 。”
- 水君
shuǐ jūn
即鱼伯。河神名。
- 江君
jiāng jūn
湘君 的别称。
- 府君
fǔ jūn
1.汉 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广陵 太守 陈登 忽患匈中烦懣,面赤,不食。 佗 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陈仲举 ﹞为 豫章 太守,至便问 徐孺子 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羣情欲府君先入廨。’” 2.旧时对已故者的敬称。多用于碑版文字。 唐 柳宗元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以某年某月日,归葬于某县某原,祔于皇考吏部侍郎赠户部尚书府君之墓。”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宋 司马光 《司马氏书仪·慰人父母亡疏状》“先某位奄弃荣养”自注:“无官有素契,改先某位为先丈;无素契,为先府君。” 明 方孝孺 《郑府君哀辞》:“ 洪武 丁巳秋九月十日, 浦阳 义门八世之长 郑府君 年七十有二,卒于家。”参阅 清 王芑孙 《碑版文广例》卷七。 3.旧时对神的敬称。 唐 王度 《古镜记》:“某是 华山 府君庙前长松下千岁老狸。”
- 百君
bǎi jūn
众神。
- 院君
yuàn jūn
即县君。 本为对有封号的妇女的称呼。后来一般富户的妻子也称“院君”。
- 君火
jūn huǒ
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