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风
jūn zǐ fēng
君子的风度。
- 隐君子
yǐn jūn zǐ
1.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后来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 2.老子,隐君子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君子国
jūn zǐ guó
1.古代传说中的邦国。 其国风俗淳朴,好让不争。 2.汉唐时指朝鲜、日本一带为“君子国”。
- 郎君
láng jūn
1.[my husband]:妻对夫的称呼 2.[dandy;playboy]:对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称 3.[youth]: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若擒住这披发郎君回帐中去快乐,煞胜似郎主分茅裂土。 --《禅真后记》 4.[whore maker]:称嫖客我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浪子班头。--元.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5.[son-in-law]:岳父称女婿休怪咱波女婿郎君。--元.佚名《村乐堂》
- 选君
xuǎn jūn
指在吏部任职的人。
- 太君
tài jūn
1.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 2.指仙女。
- 致君
zhì jūn
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 白君
bái jūn
白矾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矾石》。
- 得君
de jūn
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孟子·公孙丑上》:“ 管仲 得君,如彼其专也。” 赵岐 注:“ 管仲 得遇 桓公 ,使之专国政如彼。”《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躬贫约,一不改。”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一时朝士见 惠卿 得君,谓可倾 安石 以媚 惠卿 ,遂更朋附之。”
- 遗君
yí jūn
背弃君主。
- 神君
shén jūn
1.神灵;神仙。《韩非子·说林上》:“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相王作辅,自然湛若神君。” 宋 苏轼 《醴泉观真靖崇教大师真赞》:“北方有神君,出内冈与冥。” 清 金兆藩 《宫井篇》:“想像神君领玉霄,青天碧海梦迢迢。” 2.旧时对贤明官吏的敬称。《后汉书·荀淑传》:“出补 朗陵侯 相,莅事明理,称为神君。”《陈书·孔奂传》:“ 奂 清白自守,妻子竝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大悦,号曰‘神君’。”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在 苏州 日,輓 吴县 令 贺吉人 崇禧 云:‘百里旧神君,剡牘未酬举主愿;卅年前进士,盖棺犹是宰官身。’”
- 都君
dōu jūn
1.古称诸侯。《孟子·万章上》:“謨盖都君咸我绩。” 孙奭 疏:“都君,即 象 称 舜 也。然谓之都君者,盖以 舜 在侧微之时,渔 雷泽 ,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以此遂因为之都君。”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君》:“人臣称君,自 三代 以前有之。《孟子》:‘ 象 曰:謨盖都君。’” 黄汝成 集释引 阎若璩 曰:“是时, 舜 已为诸侯,故曰都君,非人臣也。”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一出:“ 虞帝 做都君时, 瞽叟 怎么要害他?” 2.指帝王。 明 李贽 《富国名臣总论》:“独有富商大贾,羡天子山海陂泽之利,以自比于列侯都君,而不以佐国家之急,果何説乎?”
- 道君
dào jūn
1.道教中之地位尊贵者。 《太平御览》卷六六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例左胜於右,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君。”亦作为对道士的敬称。 晋 葛洪 《神仙传·黄初平》:“其兄 初起 ,行山寻索 初平 ,歷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 初起 召问之曰:‘吾有弟名 初平 ,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餘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 2.指 宋徽宗 。《宣和遗事》前集:“ 道君 好道宠 灵素 ,天下伽蓝尽灭形。”《水浒传》第十二回:“ 道君 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 太湖 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
- 山君
shān jūn
1.老虎。旧以虎为山兽之长,故称。《说文·虎部》:“虎,山兽之君。”《骈雅·释兽》:“山君,虎也。” 清 黄景仁 《圈虎行》:“何物市上游手儿,役使山君作儿戏。” 2.山神。《史记·孝武本纪》:“ 泰一 、 皋山 山君 、 地长 用牛。” 张守节 正义:“三并神名。” 宋 苏轼 《宸奎阁碑铭》:“咨尔东南,山君海王,时节来朝,以谨其藏。” 元 袁桷 《题李廷弼归安去思碑》诗:“山君水神各有职,乐意禽鱼两相得。” 明 张羽 《送吕道士》诗:“山君驱虎去,童子报丹成。”
- 时君
shí jūn
1.当时或当代的君主。 2.龟的别名。
- 师君
shī jūn
汉 张鲁 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