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君
féng jūn
以江山做聘礼。
- 寡君
guǎ jūn
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
- 幼君
yòu jūn
年幼的君主。 《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 桓 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
- 嗣君
sì jūn
1.继位的国君。《左传·昭公十二年》:“夏, 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 杜预 注:“ 宋元公 新即位。”《宋书·范泰传》:“及 庐陵王 义真 、 少帝 见害, 泰 谓所亲曰:‘吾观古今多矣,未有受遗顾託,而嗣君见杀,贤王婴戮者也。’” 清 恽敬 《顾命辨上》:“既殯,柩前立嗣君,所以传其统。” 2.称皇太子为嗣君。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仁宗 在位岁久,德泽在人,人所信服,故一日晏驾,天下禀承遗令,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朝廷上,用逆臣,公然弃妃囚嗣君。” 3.称别人的儿子。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 雪芹 者, 曹楝亭 织造之嗣君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 纳兰成德 侍中与 顾梁汾 交最密……一夕,﹝ 梁汾 ﹞梦侍中至,曰:‘文章知己,念不去怀;泡影石光,愿寻息壤。’是夜,其嗣君举一子。 梁汾 就视之,面目一如侍中。”
- 天君
tiān jūn
1.旧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 2.主祭天神者。 3.称天神。
- 骄君
jiāo jūn
1.骄矜的君主。 2.轻视君主。
- 帝君
dì jūn
旧时对神中位尊者的敬称。
- 君徒钵叹
jūn tú bō tàn
君徒钵叹 护法住世的四大声闻之一。
- 县太君
xiàn tài jūn
古代妇女封号。
- 君卿脣舌
jūn qīng chún shé
亦作“ 君卿唇舌 ”。亦作“ 君卿喉舌 ”。亦作“ 君卿舌 ”。《汉书·游侠传·楼护》:“ 楼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 谷永 俱为五侯上客, 长安 号曰:‘ 谷子云 笔札, 楼君卿 脣舌。’”后因用为善于辞令之典。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范元实 ﹞尝有诗云:‘ 夷甫 雌黄须倚阁, 君卿 唇舌要施行。’”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草屈 子云 《玄》,谈卷 君卿 舌。”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一生拄颊高谈妙, 君卿 唇舌 淳于 笑。”唇,一本作“ 喉 ”。
- 卯君
mǎo jūn
卯年生的人。宋 苏轼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 东坡 持是寿卯君,君少与我师皇坟。” 赵次公 注:“卯君, 子由 也。 子由 己卯生,故云。” 清 曹寅 《十五夜射堂看月寄子猷二弟》诗:“侍香班散联吟去,疎柳长牕坐卯君。”
- 君子医
jūn zǐ yī
术精德高的名医。
- 斗母元君
dòu mǔ yuán jūn
即 斗姆 。
- 傅君
fù jūn
对太傅的尊称。《三国志·吴志·程秉传》:“ 权 ( 孙权 )闻其名儒,以礼徵 秉 ,既到,拜太子太傅。 黄武 四年 权 为太子 登 娉 周瑜 女…… 登 笑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
- 檀君王俭
tán jūn wáng jiǎn
“宁静晨曦之国”。
- 信陵君
xìn líng jūn
1.其封地在信陵的一国公子。信陵,魏地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 2.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汉.贾谊《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