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叹
jué tàn
极为感叹。 《晋书·刘毅传》:“ 毅 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 藺相如 降屈於 廉颇 ,輒絶嘆以为不可能也。”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 嘉定 三年,君养疾州南,始復见之,鬢毛雪白,追记昔日,相与把手絶嘆,盖年六十六矣。”
- 遗叹
yí tàn
1.前人留下的歌咏或感叹。 2.泛指留下感叹。
- 涒叹
tūn tàn
同“ 涒滩 ”。 《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惟 永寿 二年青龙在涒叹。” 洪适 释:“涒叹者,以叹为滩也。”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涒叹之岁,天下大乱, 燕影生 以八月二十一日仓皇归省。”参见“ 涒滩 ”。
- 叹爱
tàn ài
赞赏喜爱。
- 叹悒
tàn yì
亦作“ 叹邑 ”。 感叹悲伤。
- 叹涕
tàn tì
感叹涕泣。
- 流叹
liú tàn
1.亦作“流叹”。 长叹。 2.见“流嘆”。
- 叹憾
tàn hàn
1.叹息遗憾。 清 曾国藩 《<国朝先正事略>序》:“余尝以大 清 达人杰士,超越古初,而纪述闕如,用为叹憾。” 2.叹息遗憾。 明 李贽 《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嘆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餘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餘以自润。”
- 惋叹
wǎn tàn
悲叹
- 噌叹
cēng tàn
高声叹息。
- 咤叹
zhà tàn
哀叹。
- 忾叹
kài tàn
1.见“愾叹”。 2.亦作“愾嘆”。慨叹;叹息。
- 叹呜
tàn wū
叹愤声。
- 嘘叹
xū tàn
叹息。
- 叹异
tàn yì
1.赞叹诧异。《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勑制僮御,内外諮稟,事同成人。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咸叹异焉。” 唐 戴君孚 《广异记·崔日用》:“衙毕,使奴取诸寺长生猪。既至,或跛或眇,不殊前见也,叹异久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大郎又説着大士梦中诗四句,举家叹异。” 2.惊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行修 疑道做梦,却有老人尚在可证。老人当即辞 行修 而去, 行修 嘆异了一番。”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至操陆兵,悉以新制神枪,一军齐放,有若万道火龙。生观之,不胜嘆异。”
- 怪叹
guài tàn
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