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逃
juǎn táo
[家中的或单位的人或者经管的人] 携带所有的贵重物品逃走
- 卷麻花
juǎn má huā
制作一种食品,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
- 花卷
huā juǎn
卷成螺旋状的发面食品
- 卷舌音
juǎn shé yīn
1.即舌尖后音。指辅音的舌尖音中,舌尖和上颚前部接触以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而发出来的音。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zh、ch、sh、r。也叫翘舌音。 2.即舌尖后音。指辅音的舌尖音中,舌尖和上颚前部接触以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而发出来的音。又称翘舌音。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zh、ch、sh、r。
- 卷舌
juǎn shé
1.卷起舌头。 形容不敢直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晋 郭颁 《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 卷舌 ”。 2.不开口;闭口不言。《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 巴 人皆卷舌。” 明 刘基 《述志赋》:“众畏谗而卷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诚。” 3.星名。《汉书·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见 昴 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隋书·天文志上》:“卷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语,以知佞谗也。” 4.喻邪佞之人。 清 钱谦益 《贺文司理诗册序》:“自今以往,固将黜卷舌於天街,投谗人於有北。” 5.把舌头卷起来。
- 胶卷
jiāo juǎn
为摄影机所使用的条状胶片
- 肉卷
ròu juǎn
被用来包住五香碎肉馅(或鱼肉馅)的薄肉片或鱼
- 翻卷
fān juǎn
翻动、旋转
- 缩首卷舌
suō shǒu juǎn shé
畏惧无言貌。
- 铺盖卷
pū gài juǎn
1.卷成卷儿的被褥。也叫行李卷儿。 巴金 《家》四十:“你底铺盖卷我给你打开了,你看我已经把被褥给你铺好了。” 郭小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诗:“年轻力壮的先回来了,丢下小小的破烂铺盖卷。”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他一回来,扔下铺盖卷儿就串门子去了。” 2.指被窝。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睡的人‘唔’的一声,依然倒下,尖下巴的黄脸,没入铺盖卷了。”
- 卷烟用纸
juǎn yān yòng zhǐ
卷烟工业用纸可分为卷烟纸、滤棒卷纸、接嘴纸和包装用纸。卷烟纸 商品为圆盘状,故又称盘纸。用于卷制烟支的特种纸,由麻浆或掺用木浆等天然纤维以及碳酸钙等填充料制成,也有加入少量添加剂的。
- 纸卷烟
zhǐ juǎn yān
即纸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去年外国新到了一种纸捲烟的机器,小巧得很,卖两块钱一个。”参见“ 纸烟 ”。
- 烟卷
yān juǎn
亦作“烟捲”。 卷烟;纸烟。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亦有全不征税者,盖於轻重之中,各寓自便之计。如洋酒、烟捲等物。” 叶圣陶 《线下·校长》:“ 叔雅 放下吸了小半枝的烟卷,在一个盛烟灰的盒中,执起笔来。” 沈从文 《丈夫》:“年青人,为客找烟卷,找自来火。”
- 漫卷
màn juǎn
1.随风翻卷。 2.遍卷,席卷。
- 卷轶浩繁
juàn yì hào fán
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 风卷残雪
fēng juǎn cán xuě
卷:收。 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