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利即有一弊
yǒu yī lì jí yǒu yī bì
见“ 有一利必有一弊 ”。
- 即温听厉
jí wēn tīng lì
后以之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 非杨即墨
fēi yáng jí mò
不是这个人,就是那个人。
- 即期汇票
jí qī huì piào
见票即付的汇票
- 非富即贵
fēi fù jí guì
不是有钱人就是达官贵人。
- 即墨牛
jí mò niú
战国 时, 齐 将 田单 固守 即墨 ,收牛千余,利角彩衣,灌脂束苇于尾。 夜燃牛尾,牛惊怒,冲溃 燕 军。见《史记·田单列传》。后用为典实。
- 即用
jí yòng
清 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 谓遇缺即可补用。《清会典·吏部六·文选清吏司》“凡选,有即选”原注:“凡奉旨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即选。”《清会典事例·吏部十七·满洲铨选》:“又諭昨引见新科进士名单内有点记名者,朕看诸人皆有年纪,人尚可用,著以知县即用。”
- 即夕
jí xī
当天晚上
- 赶即
gǎn jí
赶紧;立即。《廿载繁华梦》第二四回:“﹝ 冯少伍 ﹞便赶即回城。”《市声》第六回:“ 步青 不等他请客条子到来,赶即走到 陆 寓。”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七回:“他匆匆忙忙的行过了礼,赶即乘车先回。”
- 即景
jí jǐng
1.就眼前的景物 2.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 在即
zài jí
表示情况在最近即将发生
- 即刻
jí kè
立即;马上;在很短时间之内
- 即刑
jí xíng
就刑。谓处死。《左传·襄公十四年》:“ 卫 人使 人叔仪 对,曰:‘群臣不佞,得罪於寡君。寡君不以即刑,而悼弃之,以为君忧。君不忘先君之好,辱弔群臣,又重恤之。敢拜君命之辱,重拜大貺。’”
- 即中
jí zhōng
立之谛理
- 三谛相即
sān dì xiāng jí
指天台圆教之空、假、中三谛圆融不二,以别于别教三谛之隔历。
- 弃同即异
qì tóng jí yì
①指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