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式
nán shì
北京 一带称某些手工业品、食品等的南方式样或做法。 如:南式盆桶;南式糕点。
- 南明
nán míng
明 亡后 南京 的 福王 弘光 、 福州 的 唐王 隆武 、 绍兴 的 鲁王 、 广州 的 唐王 绍武 、 肇庆 的 桂王 永历 和 川 鄂 边界的 韩王 定武 先后在南部诸省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南明”。
- 南竹
nán zhú
1.南山的竹子。借指竹简。 2.即毛竹。竹的一种。
- 南针
nán zhēn
1.指南针 2.喻指导人们正确发展的证据
- 南货
nán huò
南方的特产
- 南国
nán guó
祖国的南部
- 南齐
nán qí
南朝 朝代名。公元479年 萧道成 ( 南齐高帝 )建,都 建康 (今 南京 ),统治的地区西到现在的 四川 ,北到 淮河 、 汉水 ,史称 南齐 。公元502年为 南朝 梁 所灭。
- 南音
nán yīn
1.南方的音乐。《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 杜预 注:“南音, 楚 声。”《吕氏春秋·音律》:“ 禹 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涂山氏 之女乃令其妾候 禹 于 涂山 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高诱 注:“南方国风之音。” 唐 刘禹锡 《采菱行》:“一曲南音此地闻, 长安 北望三千里。” 明 胡侍 《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则《孺子》、《接舆》、《越人》、《紫玉》、 吴 歈 楚 艷,以及今之戏文皆是。然《三百篇》无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惧兹南音寂,时作天籟鸣。” 2.指 虞舜 的《南风》歌。 晋 夏侯湛 《虞舜赞》:“垂拱临民,咏彼南音。” 3.南方口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老儒 周懋官 ,口操南音,不记为何许人。”
- 南糖
nán táng
南方出产的糖食。
- 南胡
nán hú
乐器名。 胡琴的一种,即二胡。因原先流行在南方,故称。参见“ 二胡 ”。
- 南欧
nán ōu
欧洲南部地区。通常指 南斯拉夫 、 罗马尼亚 、 阿尔巴尼亚 、 保加利亚 、 希腊 、 意大利 、 圣马力诺 、 马耳他 、 西班牙 、 安道尔 和 葡萄牙 等国。
- 南宫
nán gōng
复姓
- 南门
nán mén
1.[south entrance] 2.朝南的城门烧其南门。 --《汉书.李广苏建传》 3.唐长安大集市的南门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 南斗
nán dǒu
1.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 2.借指南方,南部地区。
- 南乐
nán yuè
1.指《诗经》中的二《南》(《周南》《召南》)。 2.即福建南曲。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 指南
zhǐ nán
1.为人们提供指导性资料或情况的东西(如旅游指南、操作手册) 2.比喻辩别方向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