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合
bàn hé
两半相合。 谓夫妇合为一体。
- 半璧
bàn bì
1.即璜。 半圆形的玉器。 2.指弦月。
- 半纸
bàn zhǐ
片纸。
- 半服
bàn fú
①骂人语,也说“难揍”。②指人头脑简单,不会办事情。
- 半载
bàn zǎi
[half a year] 半年
- 半身
bàn shēn
全身的一半。
- 半饷
bàn xiǎng
同“ 半晌 ”。宋 周邦彦 《霜叶飞》词:“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暉半餉,特地留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打惨了多时,痴呆了半餉。”《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妲己 ﹞半餉无言,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中:“书竟疏入,半餉詔始下。”
- 半霄
bàn xiāo
半空,空中。
- 半规
bàn guī
半圆形。 有时借指太阳或月亮。
- 后半
hòu bàn
事物分成两部分的后面一部分
- 半头
bàn tóu
1.人头部长度的一半 2.〈方〉半高
- 半折
bàn shé
1.损失一半。 《战国策·齐策一》:“ 韩魏 战而胜 秦 ,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2.对折;减半。《书·无逸》“文王受命惟中身” 唐 孔颖达 疏:“计九十七年,半折以为中身,则四十七时於身非中,言中身者,举全数而称之也。” 3.折断一半。 唐 王建 《江陵道中》诗:“菱叶参差萍叶重,新蒲半折夜来风。”
- 半面
bàn miàn
1.《后汉书·应奉传》“ 奉 少聪明”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奉 年二十时,尝诣 彭城 相 袁贺 , 贺 时出行闭门,造车匠於内开扇出半面视 奉 , 奉 即委去。后数十年於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后因用以称瞥见一面。《北齐书·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唐 钱起 《赠李十六》诗:“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 2.脸面的一半或部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停半晌、整花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西游补》第六回:“﹝ 行者 ﹞不住的掩泪,单单露出半面,望着 项羽 ,似怨似怒。” 3.古代遮面之具。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金罗半面》:“ 元仁宗 宴羣臣於 长春殿 ,供事内臣进饌,有咳病,帝恶其不洁,命为叠金罗半面围之,许露两眼,下垂至胸,自是进饌者以此为例。” 4.半边,旁边。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半面又闪出一个戴大盖帽的, 胡 匪排长马上也立正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那 胡 匪兵让他们站在半面,他往地上铺麦草。”
- 半部
bàn bù
一半,二分之一。
- 半数
bàn shù
总数的一半
- 半道
bàn dào
半路,中途。 《战国策·燕策一》:“於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 北周 庾信 《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半道闻荷气,中流觉水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注辇国鹦鹉》:“此国在海西,距 中州 四十一万里,舟行半道,过 西王母 ,三年,乃达 番禺 也。” 华山 《大戈壁之夜》:“可是大戈壁没人烟,还难得找到泉水,半道上出了毛病,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