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匮
dài kuì
谓匮乏时取以代用。 《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 姬姜 ,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匱。’言备之不可以已也。” 孔颖达 疏:“蒯与菅连,亦菅之类……并可代丝麻之乏,故云无弃也。” 宋 刘攽 《知襄州谢上表》:“绍庭之初,方勤心於陟降;思皇之际,亦代匱於细微。”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天下无定境亦无定论》:“此心在焉,则菅蒯不可以代匱,糟糠不可以下堂,是未尝有正色也。”
- 食物匮乏
shí wù kuì fá
食物匮乏是指可供人类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也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如果对于动物而言,相当于动物的食物,或者是他的猎物变少,这样会导致一个种族的灭亡。
- 一匮
yī kuì
一筐。匮,泛指盛土器。
- 匮绌
kuì chù
缺乏,不足。
- 央匮
yāng kuì
即阿魏。 源于吐火罗语。一种药用植物,可解毒、通经、祛痰等。
- 匮椟
guì dú
盛衣物文件等的箱柜。
- 计绌方匮
jì chù fāng kuì
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 民穷财匮
mín qióng cái kuì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 困匮
kùn kuì
贫乏,贫困。
- 贫匮
pín kuì
1.贫穷匮乏。 《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后得疾病困篤,家素贫匱。”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娄师德 ﹞竟不敢取一钱,位至臺辅,家极贫匱。”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十:“我在 英国 度过的那七年,不但物质上是他们最贫匮的时期,从艺术鉴赏来说,也很不巧。” 2.指贫穷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此国以往,多有福舍,以赡贫匱,或施药,或施食。”
- 沓匮
tà kuì
套柜。
- 告匮
gào kuì
1.宣告匮乏。《明史·王杲传》:“时国储告匱,诸边请增餉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 李文进 请议广储蓄。” 2.诉说用度缺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普免天下租税漕粮》:“御膳房日用五十金,上屡加核减,至末年岁用仅二万餘金,近侍虽告匱,不顾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倾盖之士与之告匱者,即解囊与之,毫无吝色。”
- 铜匮
tóng kuì
铜制的柜。
- 耗匮
hào kuì
消耗匮乏。
- 灵匮
líng kuì
犹金匮。国家藏书之柜。
- 匣匮
xiá kuì
1.匣和柜。亦泛称同类型的藏物器具。 2.放在匣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