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剿净
jiǎo jìng
谓除去疵累而归于净洁。
- 援剿
yuán jiǎo
引用抄袭。
- 捕剿
bǔ jiǎo
捕捉剿除。
- 搜剿
sōu jiǎo
四处搜索,从而消灭(敌人)
- 剿饷
jiǎo xiǎng
明 末为镇压农民起义所用的军饷,以及为筹措这种军饷加派的赋银,统称“剿餉”。《明史·杨嗣昌传》:“初, 嗣昌 增剿餉,期一年而止。”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 明 之末年,加练兵十有八万, 辽 餉、剿餉、练餉至千有七百餘万。”
- 剿民
jiǎo mín
犹劳民。劳扰百姓。《左传·昭公九年》:“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乎?” 汉 张衡 《东京赋》:“今公子苟好勦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
- 剿绝
jiǎo jué
1.亦作“劋绝”。 杀灭;灭绝。 2.勦絶:消灭,灭绝。《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勦絶其命。”孔传:“勦,截也;截絶,谓灭之。”晋左思《魏都赋》:“与先世而常然,虽信险而勦絶。”
- 剿合
jiǎo hé
抄取汇集。
- 剿戮
jiǎo lù
戮灭;杀戮。
- 反围剿
fǎn wéi jiǎo
粉碎敌人围剿的斗争
- 剿袭
chāo xí
1.剽窃人言以为己说。 2.勦襲:剽窃他人作品;因袭照搬。
- 剿窃
jiǎo qiè
犹剽窃。
- 剿儿
jiǎo ér
犹健儿。《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幽州马客吟歌辞》:“懀马常苦瘦,勦儿常苦贫。”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六郡无勦儿,长刀谁拭尘?” 王琦 汇解:“勦儿,勇捷之人,犹云健儿也。”
- 剿说
chāo shuō
1.亦作“勦说”。 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礼记·曲礼上》:“毋剿説,毋雷同。”剿,一本作“ 勦 ”。 郑玄 注:“勦,犹擥也。谓取人之説,以为已説。”一说为截断别人的说话。 俞樾 《群经平议·礼记一》:“‘毋剿説,毋雷同’,皆承上文‘正尔容,听必恭’而言。长者有言当敬听之;若不待其言之毕,而横发议论以絶断之,是为剿説。”后人多从 郑 说。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龄早慧,幼学夙成,立必正方,言无剿説。”剿,一本作“ 勦 ”。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五经中额》:“剿説雷同,千篇一律。” 严复 《救亡决论》:“应之奈何?剿説是已。夫取他人之文词,腆然自命为己出。” 2.勦説:打断别人的言说。《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上骋辩必勦説而折人以言,上眩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诈,如是则下之顾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辞不尽矣。” 胡三省 注:“此所谓勦説者,以人言未竟,勦絶其説而伸己之説也。” 3.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礼记·曲礼上》:“毋勦説,毋雷同。” 郑玄 注:“勦,犹擥也,谓取人之説,以为己説。”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龄早慧,幼学夙成,立必方正,言无勦説。”勦,一本作“ 剿 ”。 明 宋濂 《题陈忠肃公疏文跋语后》:“若夫君子小人,进退有繫於家国安危者,史臣褒贬,已有定论,兹不復勦説云。” 梁启超 《萃报叙》:“又报章体例未善,率互相勦説,杂采谰语。”
- 剿擒
jiǎo qín
犹剿捕。
- 雕剿
diāo jiǎo
1.以应变出奇之计进行讨伐。 2.鵰勦:亦作“鵰勦”。彫剿,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