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人剑
làng rén jiàn
亦作“ 浪剑 ”。剑名。 唐 樊绰 《蛮书·云南管内物产》:“ 浪人詔 能铸剑,尤精利,诸部落悉不如,谓之浪剑。”《旧唐书·德宗纪下》:“ 南詔 献鐸槊、浪人剑、 吐蕃 印八纽。”《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鬱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耀如星者,十年乃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鐔首,伤即死。 浪人 所铸,故亦名浪剑。”参见“浪人”。
- 丰城剑
fēng chéng jiàn
《晋书·张华传》谓 吴 灭 晋 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张华 闻 雷焕 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 焕 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寳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 豫章 丰城 。 华 即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 宋 叶适 《送孙伟夫》诗:“远寻 丰城 剑,虚负 歷山 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贯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荧光下合 丰城 剑,紫气中悬执法星。” 清 孙枝蔚 《赠魏生》诗:“才华顺似 丰城 剑,和气当如春草轩。”亦省作“ 丰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丰 剑,意气逐 吴 鉤。”
- 三剑
sān jiàn
1.谓天子、诸侯、庶人之剑。 2.三把宝剑。
- 剑冢
jiàn zhǒng
冢就是坟墓,独孤求败认为剑也是有生命的剑灵,退隐江湖后,将自己的剑埋在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剑冢。
- 剑锋
jiàn fēng
剑的锋利的刀刃。
- 明珠按剑
míng zhū àn jiàn
一方以夜明珠相投,另一方则用手压住剑柄。比喻一方事前未申明自己的举动出于好意,另一方因误会而反以敌意回报。
- 案剑瞋目
àn jiàn chēn mù
案:同“按”,握住;瞋:瞪眼。 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 按剑
àn jiàn
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
- 提剑
tí jiàn
《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
- 健剑
jiàn jiàn
锐利的剑。
- 买牛卖剑
mǎi niú mài jiàn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 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 剑及屦及
jiàn jí jù jí
屦:鞋;及:赶上。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 延津剑
yán jīn jiàn
亦称“ 延津宝剑 ”。指 龙泉 、 太阿 两剑。
- 遁剑
dùn jiàn
指飞剑斩敌之术。
- 昆剑
kūn jiàn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剑。
- 伏剑
fú jiàn
以剑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