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兵
biān bīng
1.守边之兵;边防部队。 2.指边境战事。 3.边防用的武器。 4.边防。
- 潜兵
qián bīng
亦作“潜兵”。伏兵。
- 纵兵
zòng bīng
1.发兵;出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 纵兵击之,大破 秦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大辽水》:“公( 曹操 )登 白狼山 望 柳城 ,卒与虏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北军既知我遁,纵兵尾击,死伤者十八九。” 2.放纵兵士。《清史稿·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传》:“十七年,师还。追议在 永昌 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品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唐 军和 回纥 军进克东京, 回纥 纵兵大掠。”
- 戏兵
xì bīng
1.戏弄兵器。 2.即象戏。古博戏的一种。
- 兵勇
bīng yǒng
旧指士兵
- 兵员
bīng yuán
兵,战士(总称)
- 号兵
hào bīng
军队中专司吹号的人员。
- 兵戈
bīng gē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猎赋》:“韜兵戈,火网罟。” 2.指战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欲兴兵戈,以诛暴 楚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时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学业。”《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復废法,何以讨贼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韵赠信州周公鼎》诗:“兵戈十载后,穷巷远游人。” 3.指军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玉楼之丝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昼逼。”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
- 官兵
guān bīng
1.军队中的官与兵 2.旧称政府的军队
- 兵革之祸
bīng gé zhī huò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 主兵
zhǔ bīng
1.掌握兵权;统率部队。 2.当地筹建的兵力。与“客兵”相对。
- 将勇兵雄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 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增兵减灶
zēng bīng jiǎn zào
迷惑敌军的战术。
- 行兵列阵
xíng bīng liè zhèn
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 厉兵
lì bīng
磨砺兵器,使锋利。
- 弩兵
nǔ bīng
弩兵作为远程火力单位,通过集群分批次抛射,形成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