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关
tiān guān
1.犹天门。 2.指地势险要的关隘。 3.指宫廷。 4.星名。称角星。 5.星名。北辰。 6.星名。称春三月的斗星。 7.星名。称冬月的奎星。
- 关席
guān xí
坐主位。 设酒宴待客,主人最后落座,故称关席。
- 关灸
guān jiǔ
针灸。
- 玉关
yù guān
1.即玉门关。 2.门闩的美称。 3.借指宫门。
- 关道
guān dào
1.犹要道。 《隋书·天文志上》:“江星不具,天下津河关道不通。” 2.清 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此三等人如来 中国 ,必先在 英 请领执照,到口岸呈 英 领事请验,知照关道,便同 英 民一样看待。”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应请明定章程,择三品以上官员曾任关道熟悉情形者为总税务司。”
- 北关
běi guān
南宋首都临安城的北门
- 关取
guān qǔ
领取。
- 敂关
kòu guān
1.进谒守关之人。 2.叩击关门。
- 关膈
guān gé
胸腹之间的膈膜。
- 关尺
guān chǐ
- 关鐍
guān jué
犹关键。
- 工关
gōng guān
明 清 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 唐德宗 时开始。 明 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 成化 七年(1471年)设 芜湖 、 荆州 、 杭州 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 清 初沿 明 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 关城
guān chéng
关塞上的城堡。
- 关接
guān jiē
接触。
- 津关
jīn guān
水陆冲要之处所设的关口。
- 闸关
zhá guān
水陆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