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和
liù hé
1.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 2.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 六衣
liù yī
指王后的六种礼服。
- 百六
bǎi liù
1.古代以为厄运。 2.寒食日的别称。
- 六同
liù tóng
即六吕。阴律六,以铜为管,故名。
- 六监
liù jiān
王莽 时之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赘,位皆上卿,号称“六监”。《汉书·王莽传中》:“﹝ 始建国 元年﹞更名光禄勋曰司中,太僕曰太御,衞尉曰太衞,执金吾曰奋武,中尉曰军正,又置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号曰六监。”
- 六房
liù fáng
1.谓同宗的六支族。 房,宗族的分支。 2.宋门下省设六房:孔目房、吏房、户房、兵房、礼房、刑房,由给事中分治。见《宋史·职官志一》。
- 六容
liù róng
古代教民所习之六事。
- 六言
liù yán
1.六种美德:仁、知、信、直、勇、刚。《论语·阳货》:“ 由 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何晏 集解:“六言六蔽者,谓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刚也。”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非君不肃。” 2.谓六言诗。每句均为六字的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北史·阳休之传》:“当 文襄 时,多作六言歌辞,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市不絶。”
- 六月
liù yuè
《诗·小雅》篇名。 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
- 六率
liù lǜ
1.北周警卫之制,设左右武贲率掌武贲之士,左右旅贲率掌旅贲之士,左右射声率掌射声之士,左右骁骑率掌骁骑之士,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左右游击率掌游击之士,总称“六率”,由左右武伯分别统率。见《隋书·礼仪志七》。 2.唐有东宫六率,与十二卫分领府兵,所领军士各有名号:左右卫率府所领称射乘,左右司御率府所领称旅贲,左右清道率府所领称直荡。
- 第六
dì liù
仅次于第五的次序。
- 六逸
liù yì
指 竹溪 六逸。
- 那六
nà liù
岭南特别是广西左、右江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丘陵很多,不少田地是在山岭间辟成的。这种田壮语叫“那六”。“那”在壮语中是水田的意思。
- 六喻
liù yù
即六如。详该条。
- 抢六
qiǎng liù
大年初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寓意六六大顺。
- 六市
liù shì
犹六街,指都市的大街闹市。 元 汤式 《普天乐·送人迁居金陵》曲:“瞻九重乾坤荡荡,看六市人烟穰穰,听五更珂珮鏘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