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霜兔
yíng shuāng tù
1.指白兔。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按,此“迎霜兔”实即“房日兔”,是二十八宿的房宿的别称。参阅 吉发涵 《也说“毕月乌”》(《文史知识》1991年第12期)。 2.重阳宴会上所食之兔。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九日重阳节,驾幸 万岁山 ,或 兔儿山 , 旋磨山 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日下旧闻考·风俗三》:“重阳前后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兔,谓之迎霜兔。”
- 秋兔毫
qiū tù háo
指毛笔。因用秋季兔的毫毛所制,故称。
- 守兔
shǒu tù
语出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 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后因以“守兔”喻指怀志以待时。
- 兔灰
tù huī
灰色的一种。类灰兔之毛色。如:把咱们的兔灰儿马换给她。
- 兔翰
tù hàn
毛笔。
- 兔魄
tù pò
月亮的别称。
- 兔葵
tù kuí
植物名。
- 逸兔
yì tù
奔走之兔。 《金史·宗雄传》:“九岁能射逸兔;年十一,射中奔鹿。” 明 李东阳 《题赵子昂<射鹿图>》诗:“马前逸兔或可脱,山下老麋身欲赭。”
- 兔颖
tù yǐng
兔毛制的笔。 亦泛指毛笔。
- 兔罟
tù gǔ
捕兔的网。
- 玄兔
xuán tù
指月亮。 《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 注:“玄兔,月也。月中有兔象,故以名焉。” 唐 白行简 《新月误惊鱼赋》:“桂影西南,尽迷玄兔;与波上下,难晦紫鳞。” 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玉宇琼楼最高处,一天霾雾拨难开。祇怜玄兔千年冷,不见灵槎八月来。”
- 罝兔
jū tù
1.张网捕兔。 2.用以称美贤者之行。 3.落网的兔。
- 兔褐
tù hè
1.兔毛布。 2.黄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 脱兔
tuō tù
脱逃之兔。 喻行动迅疾。
- 脱兔之势
tuō tù zhī shì
变化非常迅速的形势。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 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bái hú lán tào zhù gè yíng shuāng tù
指仪仗中的月旗。 白胡阑,白色的环。胡阑,环的复音,两字合念为环。迎霜兔,白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所以白环套着兔子代表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