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躺倒
tǎng dǎo
躺下
- 倒口
dǎo kǒu
改口。
- 倒句
dǎo jù
指古人诗文中的词、词组或短语等成分倒置的句式。
- 倒挫
dǎo cuò
因受惊而脚步向后一退。
- 偃倒
yǎn dǎo
倒伏。
- 倒逆
dǎo nì
犹颠倒。
- 撂倒
liào dǎo
摔倒;打到;【方言】放倒
- 倒木
dǎo mù
被大风吹倒的树木称为风倒木,即倒木。
- 倒文
dǎo wén
1.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总说·倒文》:“六经或倒其文,如《易》之‘西南得朋’、‘吉凶者失得之象’,类皆有之,唯《诗》为多,如‘中林’、‘中谷’、‘家室’、‘裳衣’、‘衡从’……不一而尽。”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倒文协韵例》:“古书多韵语,故倒文协韵者甚多。” 姚维锐 《古书疑义举例增补·补倒文成句例》:“ 昭 十三年《左传》:‘我之不共, 鲁 故之以。’ 杜 注云:‘不共 晋 贡,以 鲁 故也。’ 愚 按:‘ 鲁 故之以’,犹言‘因 鲁 之故’,倒文成句也。” 2.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如《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騖怳忽。” 王念孙 说:“怳忽”应是“忽怳”。
- 倒带
dǎo dài
使影像制品的进程倒退到自己需要的区域的过程。
- 路倒
lù dǎo
路上倒毙。亦指路上倒毙的人。 林汉达 《东汉故事·赤眉起义》:“难民上千上万地死去, 长安街 上每天都有路倒的。” 宋之的 《故乡》:“难,难,难喽!你想,咱也翻身这几年了,她但要有口气,爬也得爬回家呀!不知道去那儿做了路倒喽!”
- 倒错
dǎo cuò
颠倒错乱。 《列子·周穆王》:“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使前人迷乱失心,倒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晋书·刘毅传》:“今之中正……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乃使优劣异地,首尾倒错。”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发言则嗤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
- 倒心
dǎo xīn
1.谓倾倒,倾心。 2.甘心。参见“倒心伏计”。
- 老倒
lǎo dǎo
潦倒,落拓。
- 倒杖
dǎo zhàng
见“ 倒杖策 ”。
- 倒衣
dǎo yī
1.《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孔颖达疏:“羣臣当以失晚,復恐后期,故於东方未明之时,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颠倒著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谓忙于公务。 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热情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