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言体
qī yán tǐ
即七言诗。 郭沫若 《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拿七言体来说,正式出现于 曹丕 的诗中,但它真正流行起来还来 唐朝 ,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
- 年老体弱
nián lǎo tǐ ruò
[decrepit be stricken in years] 指衰老的人变得如此年老体弱,以致完全有死亡危险
- 合体字
hé tǐ zì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组合成的汉字称为合体字。如“解”由“刀、牛、角”合成,“秧”由形符“禾”和声符“央”合成。
- 联合体
lián hé tǐ
在进行某些算法的C语言编程的时候,需要使几种不同类型的变量存放到同一段内存单元中。也就是使用覆盖技术,几个变量互相覆盖。这种几个不同的变量共同占用一段内存的结构,在C语言中,被称作“共用体”类型结构,简称共用体,也叫联合体。
- 结体
jié tǐ
指汉字书写的笔画结构
- 体质
tǐ zhì
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 裸体
luǒ tǐ
光着身体;没有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
- 政体
zhèng tǐ
施政的要领
- 整体
zhěng tǐ
指整个事物或组织的全体
- 体栽
tǐ zāi
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体裁,是指诗文的文风辞藻。
- 汗流浃体
hàn liú jiā tǐ
汗流全身。形容极度惊惧。
- 纯合体
chún hé tǐ
由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基因型能稳定地遗传,自交的后代基因型也是纯合体,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 体弱
tǐ ruò
身体衰弱、虚弱
- 素体
sù tǐ
本体。
- 转体
zhuǎn tǐ
1.旋转身体 2.转体360跃入水中
- 骨体
gǔ tǐ
1.骨架躯体。 《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 2.比喻字的骨架。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浄,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 3.比喻文章的雄健风格。 章炳麟 《校文士》:“若其( 龚自珍 )文词侧媚,自以取法晚 周 诸子,而佻达无骨体。” 4.有骨气。 明 王世贞 《赠石给事拱辰》诗:“余本骨体人,为君重踟蹰。” 5.古代供祭祀、宴飨用的牛羊的肢体和头之外的其它部分。《礼记·曲礼上》“左殽右胾” 汉 郑玄 注:“殽,骨体也。”一说指带骨的熟肉。 孔颖达 疏:“熟肉带骨而臠曰殽。”《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戊子, 太祖 神主祔太庙。七庙始共用一太牢,始祖荐首,餘皆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