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体
táng tǐ
指 唐 诗的体式风格。
- 体变
tǐ biàn
诗文体制或风格变化。
- 备体
bèi tǐ
犹齐备;完整。
- 体调
tǐ diào
犹格调。
- 笔体
bǐ tǐ
1.文章的风貌。 2.字迹。
- 变体
biàn tǐ
1.变异的形体、体裁等 2.通常表现出轻微不同之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中的一个;不同形式 3.同一个词的不同的拼法或不同的发音 4.与一定的模式或规范不同的东西;常指举止与社会的准则不同的人
- 散体
sǎn tǐ
不要求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
- 形体
xíng tǐ
1.身体形状 2.物体的形状及其结构
- 肢体
zhī tǐ
四肢和躯体
- 导体
dǎo tǐ
能传输电、热或声等的物质或物体
- 伪体
wěi tǐ
1.指违背《风》《雅》规范的诗歌或风格不纯正的文章。 2.指专事摹拟而无真实内容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 二体
èr tǐ
1.指文、武两种舞蹈形式。一说指阴柔、阳刚两种音乐风格。《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 杜预 注:“舞者有文、武。” 孔颖达 疏:“乐之动身体者,唯有舞耳。文舞执羽、籥,武舞执干、戚。舞者有文、武之二体。” 清 毛奇龄 《竟山乐录》卷三:“二体者,声有阴阳也。旧曰文、武二舞,非也。舞是乐容,非乐声也。” 2.两种体裁。《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夫 楚 謡 汉 风,既非一骨; 魏 製 晋 造,固亦二体。” 3.特指史书编年体与纪传体。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然则 班 ( 班固 )、 荀 ( 荀悦 )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 4.指阴、阳。 宋 范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虽天生之材,本四象而区别;盖日用之利,合二体以交相。”
- 会计主体
kuài jì zhǔ tǐ
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讨论和研究经济方面的问题。
- 商主体
shāng zhǔ tǐ
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 集体所有制经济
jí tǐ suǒ yǒu zhì jīng jì
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 气体分压
qì tǐ fēn yā
组分所形成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