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趣
tǐ qù
1.旨趣。 2.字体的风格。
- 宁体
níng tǐ
使身体安适。
- 推体
tuī tǐ
屈身。
- 静体
jìng tǐ
1.使身体静息。《后汉书·礼仪志中》:“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絶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2.洁净之体。佛教指投身转世后的圣洁之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第五世 达赖剌麻 於壬戌年示寂,转生静体,今十五岁矣。”
- 调体
diào tǐ
格调体式。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南史》:“数年间,稍入诗境,调体超閒,情致兼美。”
- 涩体
sè tǐ
亦作“澁体”。指艰涩难读、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
- 体度
tǐ dù
1.犹体制,格局。 2.体格;身段。 3.犹风度。 4.察考;体味揣度。
- 体审
tǐ shěn
体察。
- 船体
chuán tǐ
即船身
- 继体
jì tǐ
1.嫡子继承帝位。 《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司马贞 索隐:“继体谓非创业之主,而是嫡子继先帝之正体而立者也。” 2.泛指继位。《汉书·师丹传》:“先帝暴弃天下而陛下继体,四海安寧,百姓不惧。”《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 仁宗 继体保成,致天下于大安者四十二年,功德可谓极矣。” 3.犹言子女。 北周 庾信 《伤心赋》:“至於继体,多从夭折。” 清 唐孙华 《王鹤尹挽诗》之二:“拨遣閒愁聊顾曲,縈牵继体暗沾巾。”
- 体例
tǐ lì
1.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编辑部或印刷所对于拼法、大写、标点、排印和版面所遵循的习惯 2.纲领与细则 3.办事的规矩
- 载体
zài tǐ
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
- 不达大体
bù dá dà tǐ
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伽利略落体实验
jiā lì lüè luò tǐ shí yàn
- 禁字体
jìn zì tǐ
见“ 禁体 ”。
- 杨刘体
yáng liú tǐ
即西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