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伏
fā fú
1.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2.突出伏兵。
- 伏水
fú shuǐ
1.指地下涌出的水。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二:“阴岸生駮蘚,伏水拂澄沙。” 2.泅水。《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六年》:“战於 冬瓜堰 ,大破之,斩首万七千级,俘者数千, 张士信 以伏水遁还。”
- 鼎伏
dǐng fú
鼎隐没不见。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周显王 四十二年,九鼎沦没 泗 渊。 秦始皇 时,而鼎见于斯水。 始皇 自以德合 三代 ,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
- 伏道
fú dào
1.暗道,隐秘的通道。 2.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 伏老
fú lǎo
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只因不伏老,兀自贪色,荡散了一个家计。”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魁蛤》﹝释名﹞引 苏颂 曰:“《説文》云:‘老伏翼(蝙蝠)化为魁蛤,故名伏老。’”
- 千伏
qiān fú
电位差(电压)的单位,等于1000伏特(符号kV)
- 心伏
xīn fú
犹心服。
- 伏忍
fú rěn
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叫做伏忍。
- 见伏
jiàn fú
显现和隐没;隐现。
- 伏女
fú nǚ
指 西汉 经学家 伏胜 的女儿。 曾奉父命传《尚书》于 晁错 。
- 掩伏
yǎn fú
埋伏;藏匿。
- 伏牺
fú xī
见“ 伏羲 ”。
- 伏寇
fú kòu
暗藏的仇敌。
- 山伏
shān fú
日本修验道行者的统称。
- 伏合
fú hé
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 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 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
- 喑伏
yīn fú
见“ 喑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