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駡仗
mà zhàng
相骂打架。峻青 《海啸》第四章:“从小,他就是骂仗的大王。”
- 弛仗
chí zhàng
放下兵器。
- 仗马
zhàng mǎ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 吾仗
wú zhàng
帝王仪卫所持之棒。 始自 汉 代,为执金吾所持。以铜为之,黄金饰其两端。又称金吾、吾棒。仗,也写作“杖”。
- 兵仗
bīng zhàng
旧指兵器
- 仗家
zhàng jiā
指宫廷仪卫人员。
- 慢仗
màn zhàng
见“ 慢帐 ”。
- 春仗
chūn zhàng
帝王春日行幸的仪仗。
- 仗士
zhàng shì
卫士。
- 倚仗
yǐ zhàng
依赖,依靠
- 慷慨仗义
kāng kǎi zhàng yì
仗义:讲义气。 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 仗义直言
zhàng yì zhí yán
执,坚持。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 对仗工整
duì zhàng gōng zhěng
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细致整齐。
- 寒蝉仗马
hán chán zhàng mǎ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使酒仗气
shǐ jiǔ zhàng qì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 立仗马
lì zhàng mǎ
1.作仪仗的马队。 2.喻官员之尸位者。《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进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