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一而不知二
zhī yī ér bù zhī èr
同“ 知其一不知其二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明 刘基 《郁离子·虎貙》:“﹝ 若石 ﹞自以为虎死而无毒己者矣。於是弛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无何,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 若石 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参见“ 知其一不知其二 ”。
- 一底二度
yī dǐ èr dù
刷一遍底漆做基层再刷两遍相同品牌的面漆来罩面,以此来保证漆面的光洁度和平滑感。
- 说一不二
shuō yī bù èr
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 二项式定理
èr xiàng shì dìng lǐ
按照公式 (x+y) n = x n +c n 1 + x n-1 y +c 2 n x n-2 +c 1 n xy n-1 +y n ,二项式可取任意次的数学定理
- 二毛子
èr máo zǐ
1.清末称信天主教或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 2.方言。两岁的羊。 3.方言。女人的一种发型,发梢在耳垂以下肩膀以上。
- 二季
èr jì
1.指夏殷两代的末世。 2.指兄弟。 3.两个季度。
- 二麦
èr mài
大麦、小麦。《宋书·武帝纪》:“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三:“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正月,﹞二麦黄。”
- 二米
èr mǐ
指 宋 代 米芾 及长子 米友仁 。 父子均以书法绘画闻名。
- 二系
èr xì
指《易·繫辞》上下篇。
- 任督二脉
rèn dū èr mài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
- 二曹
èr cáo
两队;两组。
- 曾无与二
céng wú yǔ èr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 三十二名臣
sān shí èr míng chén
指 汉明帝 图画于南宫云台的 东汉 开国名臣 邓禹 、 吴汉 、 冯异 、 卓茂 等三十二人。
- 一二八事变
yī èr bā shì biàn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臣一主二
chén yī zhǔ èr
古谚。 谓臣一身可择主而仕。《左传·昭公十三年》:“谚曰:‘臣一主二’,吾岂无大国?” 杜预 注:“言一臣必有二主,道不合,得去事他国。”
- 十二支
shí èr zhī
1.亦作“ 十二枝 ”。《礼记·月令》“其日甲乙” 汉 蔡邕 章句:“ 大挠 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后因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史记·律书》“焉逢摄提格 太初 元年” 唐 司马贞 索隐:“《尔雅·释天》云岁阳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自甲至癸为十榦,自子至亥为十二枝。” 清 刘斯组 《皇极经世书绪言》卷四:“阴数地二,二衍十二,数起十二支。”参见“ 干支 ”。 2.佛家语。即十二因缘。参阅 宋 法云 《翻译名义集·十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