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流大挂
èr liú dà guà
见“ 二流打瓜 ”。
- 二流打瓜
èr liú dǎ guā
亦作“ 二流大挂 ”。方言。懒懒散散,流里流气。
- 二十八天
èr shí bā tiān
佛教对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的统称。
- 国无二君
guó wú èr jūn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 灌口二郎
guàn kǒu èr láng
也称二郎神。相传 秦 时 李冰 及其次子曾在 灌口 开 离堆 ,锁孽龙,有德于 蜀 人, 蜀 人因此建庙祭祀,奉之为神灵。后演变为小说,戏剧中的神话人物。
- 天无二日
tiān wú èr rì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 二尺四寸
èr chǐ sì cùn
汉 代一般著作大都写在一尺左右长的竹简上,而儒家经典则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书写,因用以指儒家经典。
- 二郎担山
èr láng dān shān
传统珠算加法练习题之一。
- 二道贩子
èr dào fàn zi
[two-way merchants] 利用政府限价和市场价格之差,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 第二课堂
dì èr kè táng
也叫第二教育渠道。指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的各种活动
- 十二红
shí èr hóng
小太平鸟的别称。候鸟的一种,体形近似太平鸟而稍小,尾羽末端红色,故名。 明 杨基 《十二红图》诗:“何处飞来十二红,万年枝上立东风。”
- 二产妇
èr chǎn fù
生育过两次的妇女
- 十二剂
shí èr jì
中医术语。
- 二赖子
èr lài zǐ
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
- 二茬罪
èr chá zuì
再次受罪
- 十二时
shí èr shí
1.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 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2.犹言一昼夜,全天。 唐 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3.词牌名。亦称“ 十二时慢 ”。 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为《忆少年》的别名,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 4.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