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考中书令
èr shí sì kǎo zhōng shū lìng
唐 郭子仪 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 郭子仪 。《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 ( 温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书。’”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富郑公 ﹞在 青州 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 二种庄严
èr zhǒng zhuāng yán
即非庄严。
- 二丝
èr sī
指斑白头发。
- 二业
èr yè
1.谓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指经商。 2.别的工作。 3.佛教语。两种能引生果报的业力。说法较多。
- 秦无二世
qín wú èr shì
开国老臣,却落得腰斩咸阳街头,临死前的诅咒而已。实际上加上子婴,秦算是三世而亡
- 至死不二
zhì sǐ bù èr
到死也不改变。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蓋内臣性貪苟得,至死不二,遂傳爲笑柄。”
- 隔二偏三
gé èr piān sān
1.隔膜疏远。 2.偏远不便。
- 三言二拍
sān yán èr pāi
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指 明 冯梦龙 纂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 明 凌濛初 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三二
sān èr
约计之词。常用于表示较少的数量。《南史·后妃传下·徐元妃》:“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水浒传》第十五回:“你便再与他三二斗米去。”《西游记》第十二回:“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
-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qī jiè èr zhōng quán huì
- 七十二变化
qī shí èr biàn huà
神魔小说《西游记》写 孙悟空 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后以七十二变化形容诡变多端。
- 七十二贤
qī shí èr xián
对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学生的美称。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实 於 永乐 四年,登 林环 榜进士,负才不相下,疏言取状元不公。 成祖 召詰之。对曰:‘臣百问百答。’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 成祖 临轩对试,顷刻间条对详悉,文彩可观。”参见“ 七十二子 ”。
- 七十二沽
qī shí èr gū
河北省 境 白河 支流,相传有七十二沽,其在 天津 者有二十一沽,故亦以借指 天津 。
- 七十二子
qī shí èr zǐ
指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 见《史记·孔子世家》。
-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èr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一客不犯二主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同“ 一客不烦两家 ”。《西游记》第三回:“ 悟空 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明 《杀狗记·雪夜救兄》:“一客不犯二主,一发是你去。”《水浒传》第三回:“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一客不烦二主,俺们既做庄家,难道不使箇头口?爽利每人分个牛与我们,一发成全了奶奶这件好事。”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十:“早饭吃了你,晚饭也饶不了你,一客不烦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