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篆
èr zhuàn
指大篆、小篆。
- 二王
èr wáng
1.指两个天子。 2.指封王爵的二人。 3.同时齐名的王姓二人。(1)晋王戎和王衍。
- 二陵
èr líng
即二 崤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晋 人御师必於 殽 , 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 文王 之所辟风雨也。” 杨伯峻 注:“二陵者, 东崤山 与 西崤山 也。” 唐 刘长卿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诗:“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
- 二气
èr qì
1.指阴、阳。 2.二节气。
- 二戴
èr dài
指 汉 经学家 戴德 、 戴圣 叔侄。
- 二车
èr chē
轮船上的大管轮。职务权限仅次于轮机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船主也打发人去寻大伙、二伙,大车、二车,叫一律回船预备。”
- 二志
èr zhì
心志不专一;异心。
- 二台
èr tái
1.指尚书台与御史台。 2.指唐时的监察御史与殿中侍御史。 3.指南朝宋徐羡之和傅亮。时二人职居台辅之位,故称。
- 二省
èr shěng
指中书省、尚书省。
- 二圣
èr shèng
唐高宗、武则天。
- 二府
èr fǔ
1.汉 代称丞相与御史。《汉书·刘向传》:“今二府奏佞讇不当在位。”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后汉书·何敞传》:“二府闻 敞 行,皆遣主者随之。” 章炳麟 《秦政记》:“ 武帝 以降,国之辅拂,不任二府。” 2.宋 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宋史·职官志二》:“ 宋 初,循 唐 五代 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 王安石 《父制诰》:“践更二府,执国机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建炎 维扬 南渡时,虽甚苍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 黄 相者。” 3.明 、 清 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 安东 做了两年,又到 四川 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纔陞到这里。”《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里的二府就合 茌平 的这位 胡太爷 是儿女亲家。” 4.指大肠小肠。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府滑,百药不瘥。取倒黏子嫩叶蒸之,焙燥为末,以酒糊为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 二辞
èr cí
二话,指不同的意见。
- 故二
gù èr
佛教语。 谓僧人出家前的旧妻。
- 二谛
èr dì
佛教语。指真谛和俗谛。凡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凡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二谛互相联系,为大乘佛教基本原则之一。
- 二朝
èr cháo
1.指卿大夫的外朝和内朝。 2.两个早晨。
- 二解
èr jiě
指 晋 解系 、 解结 兄弟。二人皆修身洁己,直言不挠,均被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