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更事
bù gēng shì
不经事;不懂事。黄远庸 《消极之乐观》:“今日吾国人心之消极,不必验之人心也。人人自身,歷歷可验,乃至人人自以为消极之念,较深刻於他人,乃至人人以他人之消极或消极而不深刻者,皆愚騃或不更事。” 鲁迅 《彷徨·祝福》:“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
-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zuǐ shàng méi máo,bàn shì bù láo
见“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
- 事上
shì shàng
事奉尊长。
- 上事
shàng shì
1.正业。 《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 2.指君事,国事。 汉 刘安 《上书谏伐南越》:“ 越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3.向朝廷上书言事。《后汉书·隗嚣传》:“ 嚣 宾客、掾史多文学生,每所上事,当世士大夫皆讽诵之。” 4.指所上的奏章。《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悽愴动容。” 5.接任;就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壬午, 延寿 下令,以来月朔日於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甲子,詔:‘凡宰相召自外者,令百官班迎之;自内拜者,听行上事仪。’” 6.处理公务。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中书门下官并於西省上事,以便礼仪。”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太常卿 封敖 於私第上事,御史弹奏,左迁国子祭酒。故事太常卿上日庭设九部乐,尽一时之盛。 敖 欲便於观閲,遂就私第视事。”
- 事无三不成
shì wú sān bù chéng
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 二三事
èr sān shì
泛指零星片段的事情。
- 省事三
shěng shì sān
藕的别名。
- 家和万事兴
jiā hé wàn shì xīng
家庭和睦就能兴旺
- 万事开头难
wàn shì kāi tóu nán
做什么事都是开始的时候比较难
- 万事俱备
wàn shì jù bèi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
- 万事俱休
wàn shì jù xiū
一切事情都罢休。
- 万事皆休
wàn shì jiē xiū
什么事端都没有
- 七事八事
qī shì bā shì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 善友七事
shàn yǒu qī shì
菩萨示现于世间,为利乐一切众生所为之七事。
- 七事件
qī shì jiàn
指人体的头、胸、腹和四肢。
- 不经一事
bù jīng yī shì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加对此事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