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主
cì zhǔ
犹主次。指尊卑先后的顺序。
- 主守
zhǔ shǒu
负责守护。
- 主车
zhǔ chē
1.运载神主的车。 2.谓居于车的主位。
- 户主
hù zhǔ
1.一户之主,也称家长 2.户籍上一家之主
- 主线
zhǔ xiàn
占主导地位或主要统领事物发展的线条,特指作品内容的主要线索
- 主旨
zhǔ zhǐ
1.主要的旨意;中心意思;要点 2.主意;主张
- 乌孙公主
wū sūn gōng zhǔ
1.汉武帝实行和亲睦邻政策,遣江都王之女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世称乌孙公主。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2.黄鹄的别名。
- 吠非其主
fèi fēi qí zhǔ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 经验主义
jīng yàn zhǔ yì
- 实用主义
shí yòng zhǔ yì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派别,创始于 美国 。其主要内容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理和实用是等同的,思维只是个人应付环境、解决疑难的工具。
- 盛主
shèng zhǔ
犹明主。
- 入主
rù zhǔ
谓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曹亚伯 《武昌起义》:“此 满清 入主二百六十余年来,凡属旗籍,只知虐杀 汉 人,旗人杀人,亦无官府敢究,今始知天道之好还也。”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外来的事物,都要‘用夷变夏’,必须排除的,但待到这‘夷’入主中夏,却考订出来了,原来连这‘夷’也还是 黄帝 的子孙。”
- 主簿
zhǔ bù
官名。
- 危主
wēi zhǔ
濒于危亡的君主。
- 主画
zhǔ huà
谋略。
- 主君
zhǔ jūn
1.对一国之主的称呼。《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 汤 之説乎?”《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乐羊 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唐 元结 《元谟》:“或曰公知圣人之道。天子闻之,咨而问焉。公谢曰:‘臣生自山野……主君所问,臣安能知?请説所闻,惟主君听之。’” 唐 李商隐 《重有感》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2.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周礼·秋官·司仪》:“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礼记·聘义》:“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饗食也,所以愧厉之也。” 孔颖达 疏:“来聘使者行聘之时礼有错误,则主国之君不亲自饗食以接宾。” 3.对卿大夫的称呼。《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齐侯 使 高张 来唁公,称主君。” 杜预 注:“比公於大夫。”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 絺疵 云﹞某奉主人令,着我去请三家( 韩 、 魏 、 赵 )主君,来赴 兰臺 之宴。” 4.对一家之主的称呼。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失教之家,閽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故 素 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5.对人的敬称。《史记·苏秦列传》:“﹝ 韩王 ﹞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 秦 。今主君( 苏秦 )詔以 赵王 之教,敬奉社稷以从。’” 司马贞 索隐:“礼,卿大夫称主。今嘉 苏子 合从诸侯,褒而美之,故称曰主。” 6.道家谓根本。《参同契》上篇:“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 袁仁林 注:“倡先首动,则迷失柔顺之轨;居后处静,乃得阳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