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房东
èr fáng dōng
租来房屋并转租牟利的房主
- 东家
dōng jia
旧时称聘用、雇用自己的人或称租给自己土地的人
- 东漂西徙
dōng piāo xī xǐ
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迁徙
- 东讨西伐
dōng tǎo xī fá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 东瞧西望
dōng qiáo xī wàng
指到处乱看。
- 东箭南金
dōng jiàn nán jīn
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 东寻西觅
dōng xún xī mì
指到处张罗。
- 东郊
dōng jiāo
1.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汉 班固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 东三西四
dōng sān xī sì
谓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没有定准。
- 东搜西罗
dōng sōu xī luó
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 东来紫气
dōng lái zǐ qì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居 周 久之,见 周 之衰,迺遂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老子 西游, 关 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 关 ,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 ”后因以“东来紫气”檃括此事。
- 东敲西逼
dōng qiāo xī bī
各处敲诈逼迫。
- 山南东道
shān nán dōng dào
我国唐代的一级行政区,治所设于襄州,管辖今湖北长江以北、河南西南部及重庆东部的万州地区。
- 东扬西荡
dōng yáng xī dàng
指飘泊无定。
- 广东音乐
guǎng dōng yīn yuè
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的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高胡、扬琴等弦乐器为主,配以笛子、洞箫等。
- 东林
dōng lín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