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号
sān hào
1.三次号哭。 2.第三次鸣叫。
- 三壶
sān hú
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 三儒
sān rú
指 汉 代的 董仲舒 、 公孙弘 、 儿宽 。
- 三珠
sān zhū
1.“三珠树”的略语。 2.比喻杰出的三兄弟。 3.“三珠符”的略语。
- 三原
sān yuán
三次原宥。
- 三准
sān zhǔn
1.指写作所应注意的三个标准:情、事、辞。 2.指古琴上定音的三个标准区。古琴将全絃分为十二个段落,在琴面上作出标帜,当做调定音阶的标准,称十三徽,每徽一音。其中一至四徽谓之上准,四至七徽谓之中准,七徽至絃末谓之下准,合称三准。见《宋史·乐志十七》引宋姜夔《乐议》。 3.指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
- 三弄
sān nòng
古曲名。 即梅花三弄。
- 三极
sān jí
三才,天、地、人。
- 三院
sān yuàn
唐 制,御史台设三院:台院,置侍御史;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察院,置监察御史。
- 三百
sān bǎi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 三凤
sān fèng
1.唐薛元敬有文学,少与薛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2.明张泰字亨父,太仓人;陆釴字鼎仪,崑山人;陆容字文量,亦太仓人。三人少齐名,号“娄东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
- 三豫
sān yù
刘熙、孙密、卫烈
- 三异
sān yì
指 汉 中牟 令 鲁恭 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后汉书·鲁恭传》:“﹝ 鲁恭 ﹞拜 中牟 令。 恭 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 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 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 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 安 。” 金 赵秉文 《中牟阳冰篆》诗:“ 中牟 三异今则四,断碑残缺 阳冰 书。”
- 三高
sān gāo
1.三名高士。 2.三名高士。
- 三漏
sān lòu
[出法华文句记] 漏。
- 三棒
sān bàng
佛家临济宗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