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轮
yī lún
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水浒传》第八六回:“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明朗朗一轮红日。” 2.表数量。用称循环一次的事物或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马三爸 比我小一轮,属牛的,今年七十一。”按:此谓小十二岁。如: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 3.特指月亮。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景德传灯录·幼璋禅师》:“恁么即一轮高挂,万国同观去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范小仙》:“如此良宵,若有灯戏看,庶不负此一轮。” 4.表动量。犹一转。 鲁迅 《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太爷 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
- 一叶障目
yī yè zhàng mù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 一穷二白
yī qióng èr bái
穷:指物质基础差;白:指文化和科学落后。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 耳目一新
ěr mù yī xīn
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 一气呵成
yī qì hē chéng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 万无一失
wàn wú yī shī
失:差错。 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一溜
yī liū
1.一瞥;一转。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我做和尚年幼,生来不断酒肉,施主请我看经,单把女娘一溜。”《红楼梦》第二六回:“那 贾芸 一面走,一面拿眼把 红玉 一溜。” 茅盾 《子夜》一:“ 吴少奶奶 的眼珠一溜,似乎很惊讶。” 2.犹一滑。《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公子鬆开两手,慢慢地拳将过来放在嘴边‘咈咈’的吹着,説道:‘痛煞我也!’説着,顺着柱子把身子往下一溜,便坐在地下。” 3.一行;一排。《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 宝玉 左边脸上起了一溜燎泡,幸而没伤眼睛。”《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隔着车玻璃一看,只见那座小庙一溜约莫是五间。”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北墙中间是壁炉,左右两边上段是短窗,窗下是一溜儿矮书架子。” 4.形容迅捷。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魇到》:“俏冤家,昨朝时,去得一溜。” 冰心 《往事二》五:“弹琴的人左右倾欹的双腕仍是弹奏着,唱歌的人,手扶着琴台笑着唱着,忽然身不自主一溜的从琴的这端滑到那端去。” 5.连续不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丘俊 ﹞到得长大来一发不肯学好,专一结识了一班无赖子弟,闝赌行中,一溜撒漫使钱,戒训不下。” 赵树理 《催粮差》:“ 崔九孩 自然是一溜‘是’字答应下去。” 6.附近一带。 刘学江 《诀窍》:“ 饽饽胡同 饭馆多,一溜五十步,馄饨馆就四家。”如:他的家反正就在那一溜,找起来不会很费事。
- 一目
yī mù
1.一只眼睛;独眼。《晋书·殷仲堪传》:“父病积年, 仲堪 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执药挥泪,遂眇一目。”《南史·王伟传》:“ 元帝 求而视之,檄云:‘ 项羽 重瞳,尚有 乌江 之败; 湘东 一目,寧为 赤县 所归。’帝大怒。”按, 南朝 宋 刘彧 封 湘东 王,独眼。 2.一个网眼。《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 汉 祢衡 《鹦鹉赋》:“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 3.一眼望去。 宋 朱熹 《题翠壁》诗:“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 一转
yī zhuǎn
1.转动一次;旋转一圈。 2.提炼一次。 3.计算一遍。 4.四周。 5.转换勋阶一次。 6.表数量。
- 一起
yī qǐ
1.同一个地方 2.〈方〉一共 3.〈方〉一伙
- 通同一气
tōng tóng yī qì
串通在一起。
- 一帆顺风
yī fān shùn fēng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同“一帆风顺”。
- 一日三秋
yī rì sān qiū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 一呼三颠
yī hū sān diān
比喻动摇、不稳定。
- 铅刀一割
qiān dāo yī gē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 浮一大瓟
fú yī dà páo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瓟:同“匏”,匏瓜。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