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尝鼎一脔
cháng dǐng yī luán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 主一无适
zhǔ yī wú shì
专一,无杂念。
- 一腔怒火
yī qiāng nù huǒ
怒火添满了整个身体,形容发怒到了极点。
- 参差不一
cēn cī bù yī
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 一夔自足
yī kuí zì zú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 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 一迭连声
yī dié lián shēng
一声紧接着一声
- 气象一新
qì xiàng yī xīn
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 忽如一夜
hū rú yī yè
忽然一夜到来。
- 一狐之掖
yī hú zhī yè
比喻珍贵的东西。 同“一狐之腋”。
- 轰动一时
hōng dòng yī shí
形容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影响很大。
- 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 杀一儆百
shā yī jǐng bǎi
儆:警告。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一动不动
yī dòng bù dòng
形容毫不移动。
- 守一
shǒu yī
1.亦作“守壹”。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晋葛洪《抱朴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唐吕岩《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宋苏轼《东坡志林·诵金刚经帖》:“道家言守一,若饥,‘一’与之粮;若渴,‘一’与之浆。” 2.专守定法。 3.指忠于某一信条。 4.指女子守节。
- 一息
yī xī
1.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晋 陆云 《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方光焘 《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 2.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迴归。” 3.一口气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来看时,却是十五六岁一个小厮,生得眉清目秀,浑身绑缚,微微止有一息。”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出遗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谢他》:“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战斗到最后一息的。” 4.一个子嗣。《晋书·良吏传·邓攸传》:“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新唐书·张嘉贞传》:“ 张嘉贞 晚一息 宝符 ,独未官。” 5.犹一丝。 闻一多 《晴朝》诗:“再没有一息声音--和平布满了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