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布
yī bù
犹言满布,一片。
- 一品
yī pǐn
1.封建社会中官品的最高一级。 自 三国 魏 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为一品。《晋书·惠帝纪》:“乃发王公奴婢手舂给兵廪,一品以下不从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从役。” 唐 贾岛 《上杜驸马》诗:“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三》:“而凡 满洲 、 汉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参阅《隋书·百官志中》。 2.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 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者熟。生时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3.犹言一等;第一等。《南齐书·萧惠基传》:“当时能棊人 琅邪 王 抗 第一品, 吴郡 褚思庄 、 会稽 夏 赤 松 竝第二品。” 宋 王明清 《摭言杂说》:“京师 樊楼 畔有一小茶肆,甚瀟洒清洁,皆一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费心。因何错爱小生至此?(旦)爱的你一品人才。” 老舍 《正红旗下》三:“他比客人高着一品,须拿出为官多年,经验丰富,从容不迫的神态来。” 4.一种。《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唐 贾公彦 疏:“泉始盖一品, 周景王 铸大钱,而有二品。” 宋 张载 《经学理窟·祭祀》:“羞无他物,则虽羞一品足矣。”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异事》:“当时 扬州 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
- 一视
yī shì
1.看一下。 2.同样看待。 3.全看;完全按照。
- 一曲
yī qǔ
1.水流弯曲处。 2.犹一弯。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 4.犹一缕。 5.一首乐曲。
- 一顺
yī shùn
1.同一方向或顺序。 2.谓一个接着一个。 3.犹一直。
- 一部
yī bù
1.一支;一个部分。 2.中医指人体的一个部位。 3.表数量。用于书籍、乐舞、车辆、机械等。
- 一迹
yī jì
1.见“ 一迹 ”。 2.亦作“ 一跡 ”。一条或一个印迹。《淮南子·氾论训》:“是故圣人以文交於世,而以实从事於宜,不结於一迹之涂,凝滞而不化,是故败事少而成事多。”《史记·酷吏列传》:“ 南阳 吏民重足一迹。” 3.谓人的一言一行。 宋 张载 《横渠易说·繫辞上》:“凡有一迹出,则便有无限人议论处。” 4.犹言一至。《宋史·傅楫传》:“道除太学博士,居四年,未尝一跡大臣门。”
- 一若
yī ruò
仿佛;很象。
- 一相
yī xiāng
唯一的真相
- 一陈
yī chén
见“ 一阵 ”。
- 一易
yī yì
更换一次。
- 一处
yī chǔ
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无他适也
- 一征
yī zhēng
1.初次征伐。 2.征伐一次。
- 一尊
yī zūn
1.犹独尊。 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 3.一杯。
- 一钱
yī qián
1.一文钱。 亦指极少的钱。 2.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 3.清时吴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 一密
yī mì
同“ 一迷 ”。 明 金銮 《锁南枝·风情戏嘲》:“心肠儿窄,性气儿粗,听的风来就是雨。尚兀自拨火挑灯,一密里添盐加醋。”